科技日报记者 张添福
10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公示拟定的《2025年度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名单(第一批)》,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藏毯纺织特色产业集聚区进入该名单。
西宁开发区对外表示,此举既是对青海藏毯产业发展水平的权威肯定,更是西宁开发区长期以来精准施策、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成效的集中体现。
作为青海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西宁开发区始终以“打造特色产业高地”为目标,在培育藏毯产业的同时,已成功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并正加速构建光伏制造、锂电储能产业集群,形成“一主多元、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长期以来,西宁开发区以“西宁大白毛”资源为核心,锚定藏毯特色产业定位,牵头推动产业从无到有、从散到聚的迭代升级。
同时,西宁开发区以“拓市场、树品牌”为核心,多举措推动藏毯产业从“青海制造”向“青海名片”转变。针对国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地毯展、对接海外经销商,助力喜马拉雅地毯80%产品打入澳大利亚、新西兰,圣源地毯深耕欧美、中东市场,2024年集群整体出口额达1.4亿元。针对国内市场,搭建本地供应链对接平台,推动青海百汇纺纱、柴达木羊绒为本地企业提供原料,保障内循环稳定,同时组织“藏毯进商场”“文旅融合展销”等活动,拓宽内销渠道。
针对产业发展痛点,西宁开发区作为实施主体,明确“三步走”目标并细化落地路径。其中,靶向破局保生存阶段(2025年底前),成立专项工作组,牵头化解企业债务、整合停产半停产企业,通过“腾笼换鸟”盘活闲置土地与厂房,推动产能恢复;提质升级强实力阶段(2028年底前),制定专精特新培育计划,重点扶持圣源、柴达木等8家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企业年均研发投入增长;集群发展树标杆阶段(2030年前),围绕“强链、延链、补链”,招引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企业补位,最终构建“收购—分梳—纺纱—织造—销售”与“研发—文旅—文化—升级”复合产业链,打造西北地区有影响力的藏毯产业集群。